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前線Z.A.】作者群Q&A系列-陳澈【守城記】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5/08/zaq_13.html
12304;前線Z.A.】作者群Q&A系列-陳澈【守城記】. 年社運期間,我看到一張讓我很驚豔,名為 「為了你好」. 12300;為了你好」©陳澈. 慢工雖然專攻紀實,但紀實卻不等於寫實,因為真實需要用各式的方式才能表達出來,也需要啟動各種感官才能讓人有所感受。我一直都希望找到多元的畫風,因此《前線. 12299;計劃一開始我就第一個聯繫陳澈,她也二話不說的參加了。 這麼帥的名字,大家可以去買她的劇本集《太平洋瘋人院》,很瘋哦。 PO 出前一天她前往現場拍照、紀錄,但因無法控制的人潮,而被捲進了最前線。她用文字詳細的描述了手抽不出來的過程,這撼動到我,我也說不出為什麼。總而言之,有那隻抽不出的手才有今天這本書,感謝老天,她總算有把手抽出來了,雖然受了一點小傷。《前線. 12299;的封面就是那隻手,陳澈的畫,我很高興她選擇畫下那個擁擠而抽不出手的“身體感受”。 12298;蟲洞博士》,自己也做絹印產品. 為什麼會畫出 「為了你好」. 運動發生的三月開始我就在英國感受到台灣社會正在經歷一段特殊的時間,因此坐立不安,很想回台灣看看立法院外的現場是什麼樣子。 我在前往英國進修前讀的是文藻五專部德文系ʌ...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五月 2014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4_05_01_archive.html
大吃大喝,東翻西看。鈺琦是個交稿很規律,資料總是整理地很整齊的人,. 12290;和我這個忘東忘西拖拖拉拉的編輯好似應該調換位置,不過很不幸的我才沒有他千分之一的繪畫功力,他可能也不想每天死去活來的把同一張畫印兩百刷吧? 以下是編輯與鈺琦做的訪談,抱著樣樣不求人的獨立精神,自己家的作者自己訪,歡迎大家轉轉轉,並支持鈺琦的第一本紀錄漫畫 《. 這是你的第一本漫畫,平時的作品好像以插畫居多,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要畫漫畫的呢?以前是否畫過未出版的漫畫呢? 一直以來我都想要畫漫畫。之所以畫插畫居多,是因為連環圖比單張插畫要花更多的時間作前製準備和完稿,所以畫插畫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花太多時間在看電影. 12290;之前有畫過一些小篇幅的漫畫,沒有正式出版過,但有自己印出來擺攤賣過。 大友克洋,《童夢》. 井上雄彥,《浪人劍客》. Peter Blegvad “. The Book of Leviathan”. Les Yeux Du Chat”. 我常常會找紀錄片來看,可惜很多片子都沒有被引進台灣,我又看不懂外文。 Skid Row Is My Home. 本來有想過要如何介紹媽媽的退休制...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五月 2013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3_05_01_archive.html
慢工出版人訪談(二)-印刷. 黃:大部份做絹印的人是做少量的印刷,但我其實要印的量也不少;還有大部份的絹印是以圖像為主的東西,但其實漫畫的字有時也是不少,所以這個選擇確實有一點瘋狂。 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自己控制品質、顏色和印量(我有一點控制狂);第二是質感和手感,我很喜歡絹印的墨層感和顏色飽合感,還有手工印不可能像機器膠印那樣完美和規律,自然會產生手感。 這個在馬賽的實驗印刷出版工作室才是關鍵。他們從巴黎起家,用絹印做插畫和漫畫書已經有快二十年了,很有知名度,現在有電動絹印機,還有很多實習生(好羡慕),但工作室也不大。用機器印只有取代印刷中印下去的那一個步驟,但其他都還是手工的。他們的書主要的銷售是透過網路哦,而日本竟然是大買家之一,是不是很妙?這是在出版界的大例外,但也證明了事在人為,. 黃:除了晒版燈以外,一切都是手工操作的,停電時也可以靠太陽工作喔. 必需在此解釋一下,第一我要對工作室附近的環境負責;第二我要對看書的人負責,其實我們的皮膚每 天都在接觸有毒物質,當然在我身為一個讀者的時候根本沒有在. 這時候你必需把紙的顏色也當做一個顏色,並且用線條去做出層次。假如底色是...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二月 2015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5_02_01_archive.html
不只是「致敬」- 工傷協會評【工廠】. 12305;以緩慢而令人驚奇的實驗,對於當代台灣提出兩個命題:. 上一代製造業的勞動者,如何以「經濟奇蹟」以外的文化形式記錄詮釋?此代台灣的年輕勞動者,在高科技、藝文、傳播等風頭正健的行業中,正在遭逢怎樣重複的壓迫情境? 12305;向母親與她那一代勞工致敬,也在畫中留下了細節,讓工人能指認關聯:工傷協會的資深工作者,也是工殤亡者家屬梅菊說:「看到瑕疵品會想到以前自己做代工的時候,會留下一些布幫自己的小孩做衣服」、「為什麼是畫成企鵝呢?可能是因為企鵝常年要住在南極,不能到處移動,就算 工廠. 跑了也不能移動到別的地方去吧!」。像一把鑰匙,【 工廠. 關廠工人的故事畫面,有機會開通不同勞動者之間的通道。若非如此,在生產流程與大量生產的商品中,是看不見工人的思想與情感的。 期待慢工的勞動價值,能如此細膩而有力地延續,直到不容忽視。 Links to this post. 訂閱: 文章 (Atom). 慢工2015新書【前線Z.A.】. 不只是「致敬」- 工傷協會評【工廠】. Jimmeh Aitch comix doodling.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八月 2015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5_08_01_archive.html
12304;前線Z.A.】跋文二之【守城後記】by 傅凱羚. 阿凱將跋文命為 守城後記 ,這篇文章像是她在社運一年後的反思,包羅萬象又環環相扣。腦力弱的我至少 讀了十遍好好領會,起初有點擔心會不會太艱深了,但相信讀者的腦力都比我好。在此謝謝阿凱配合我盡量縮減字數,也謝謝忙碌的她花了如此多的時間撰文,還費神分別為中外文讀者寫了兩個不同的版本。 12298;前線Z.A.》雖然是一本漫畫,但裡面每篇的跋文都非常用心的製作,它們與漫畫沒有絕對的理解關係,其中《 守城記. 12299;傅凱羚和《 地藏的碎形. 12299;林秀芃以書中角色的身份撰寫後文,兩人的文字都非常的精湛,對我來說就像另外兩篇作品一樣。 因為目前書的量很少,希望這些文字能被更多人看見,在此PO出全文。 Links to this post. 12304;前線Z.A.】跋文一之【回家】by 林秀芃. 第一次看見秀芃的文字是立佩傳給我的採訪稿,她的故事打動了我於是在《 地藏的碎形. 謝謝立佩協助英譯,謝謝秀芃提供的一切支持,希望她和湯伯伯的願望都能達成。 創作筆記 – 黃立佩. 回家 – 林秀芃. 危崖邊有開腸剖肚的山坡、過去抗爭的...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十二月 2013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3_12_01_archive.html
Aujourd'hui n'existe pas - Ancco / 今日不存在 - 崔鏡珍. 作者:Ancco ( Choi Kyung-jin. 8220;今日不存在”是韓國作者崔鏡珍的法文版作品,收錄了9個短篇,其中7篇為個人回憶紀實作品。 圖像部份的表現尤其突出,主角一臉蒼白的搭乘公車、買煙、穿過街頭、俯身綁鞋帶、看街上的人們、點煙、看狗、延著漫長的路爬上山頂、氣喘噓噓更加蒼白、從山頂看著城市、點上另一隻煙,結束。整個城市的細節和主角的表情都把“憂愁與迷失”表現的深刻而細緻。 文字部份青澀稚嫩,但與主角年輕、剛獲知患病卻也相符。但我認為把文字換成別種憂愁也一樣配得上圖,也許沒有文字反而能讓本篇有更大的想像空間,而主角面貌換成全本出現的作者本人更能與全書一氣呵成。 第二篇Chien是一篇不論畫風或主題都有點格格不入的作品,但和狗有關的另一篇卻實為佳作!稍後介紹。 65292;內心無法壓抑的不苟同。這二篇可惜的是同樣略為陳腔濫掉式並帶有虛構性的結尾。 終於實踐想了許久巨文島的旅程,Ancco卻想著正在工作的伙伴們,內心感到罪惡,也許是孤獨? Links to this post.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六月 2013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3_06_01_archive.html
我是一個對電子書超反感的死硬派,但去年獲贈一件kindle paperwhite,我只能說它真的做的很好,可以取代部份的紙本書沒有問題。 Paperwhite主打的就是它的“紙質和墨質“這一點真的做到和真紙真墨相當接近,我打開包裝時,一直試著把機器上面那張紙弄掉(上面有個坐在樹下看書的人,寫著幾個字),和送我的人一起弄了半天才發現那不是一張紙是螢幕上顯示了一張圖。 很有趣的一點是它讓閱讀回歸到純粹的文字,你看不見封面、排版、紙張等這些外在的因素。以前都覺得電子書是一個把書“科技化”“去人性化”的行為,但我驚訝的發現,其實在paperwhite裡我百分之九十九看的是文字是內容,簡直比書還純粹。 當然還是存在著無法取代紙書的問題,對我來說最麻煩的就是不容易快翻:我喜歡用快翻的方式找某一段落,在paperwhite上只能一頁一頁的翻或者直接跳到指定頁數,所以技術類的書我一定會買紙本的。 如果時代改變了,科技改變了,我們不一定要跟隨,卻一定要改變自己。 Links to this post. Palestine 巴勒斯坦 - Joe Sacco. 作者: Joe Sacco. 書中大部份為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期坦...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前線Z.A.】作者群Q&A系列-黃立佩【地藏的碎形】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5/08/zaq.html
12304;前線Z.A.】作者群Q&A系列-黃立佩【地藏的碎形】. 2014年我偶然看見立佩的樂生插畫展"The Unsendable",當時我正準備以社運人物為題的【前線Z.A.】聯繫了好幾位作者都沒有下文,便寫信瞭解她的意願。 The Unsendable"系列的畫對我來說是超出於平常常見的插畫, 就像她所說的是一首Visual poem。 我在裡面看到我所喜歡的紀實 : 深入內心。 “孤獨感”這麼難表現的東西畫的這麼好,畫面的中心沒有人,但令人難過。 The Unsendable ©黃立佩. The Unsendable ©黃立佩. 雖然立佩過去沒有漫畫作品,畫風和絹印也毫不搭軋, 但我直覺她應該是對的人,很快的寫信問她有沒有興趣。第一次見到立佩,我們已經來回把文字分鏡討論差不多了 ,立. 佩長得像從她畫裡走出來的人,一臉文藝氣質,和那店也是無敵搭 。 65292;這次寫QA也是鉅細靡遺、掏心掏肺,請大家一起認真的看完吧! 那接下來就讓立佩和大家聊聊樂生和這篇「地藏的碎形」。 慢工 : 談談妳為什麼會關心樂生的事, 為什麼會畫下當時展出的這個系列? 立佩 : 目前在出版社工作。我只能...
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
慢工紀: 一月 2015
http://documentarycomic.blogspot.com/2015_01_01_archive.html
慢工總編與作者楊鈺琦採訪 - by dpi. 之前我和鈺琦為dpi雜誌的採訪很認真的寫了很多內容,後來因篇幅有限,只刊出了一小部份,我們覺得可惜,就借工廠再刷的機會在blog上刊出完整的內容。 A 我唸的最後一所學校是復興商工。從小我就愛畫畫,但畫得不怎麼樣,國中的時候我差點去混幫派,上高中以後我就正常多了,因為功課很重,我的水彩又畫得很差,要花很多時間追進度,還好遇到很好的江健昌老師,要不然第一年真的很難熬。 本來畫畫真的很有趣,可是在某段工作的期間,畫圖對我來說只是勞力密集的重擔,壓力超大,生活不正常,學到了不好的作畫方法和態度,那個時期磨光我對畫畫原先最單純的喜愛。這幾年,透過畫動物,我好像一點一點地把畫畫的樂趣再找回來。 我是一個很需要環境單純、最好不要有太多變動的人,這樣我才能安心工作,我也不太喜歡公開露面談話,不過我知道這時代作者好像已經不能躲在山洞裡。 A:跟動物有關的我都很喜歡!但目前畫最多的還是貓,因為家裡總是不缺貓,隨手撈一隻當模特兒都很方便。 Q: 為什麼會想以「企鵝」當作故事中女工的象徵?而不是其他動物呢? A: 是在我老婆實在看不下去我一直唉圖畫不出來,卻又一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