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732051-3.blogspot.com
讀書心得-佛學筆記: 大悲咒的由來;大悲咒的意義
http://sandy732051-3.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html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開悟無上正等正覺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 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 其得名由來是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 廣大圓滿.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因由是:當觀世音菩薩還在千光王靜住如來的佛土修行時,靜住如來特為他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聽完此咒後,即由初地證到第八地(不動地)。 於是發出誓願說:「如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的無邊世界。 觀世音菩薩曾在佛陀處發誓說:「如果諸人天誠心念我名者,亦應念本師阿彌陀如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如果諸人天誦持大悲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唵 (發願皈依). 室佛囉耶 (而達到自在圓融,...
sandy732051-3.blogspot.com
讀書心得-佛學筆記: 大願心
http://sandy732051-3.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20.html
佛法是一條自我轉化的道路,沒有確定的目標,就不會有方向感。 即使對修行深具信心,而且願意克盡全力修行,但沒有正確的目標,就有可能只是在轉圈圈,甚至向後退。 12290;這有益於克服對小我的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會讓我們無法產生任何正面的轉化。 65292;我們 發大願也不是為了自己而發,而是為了眾生的福祉而發,為了讓世界愈來愈圓滿而發。 釋迦牟尼會成為佛,是因為他看見所有生命都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 他體認到,所有生死的特徵都是「苦」。 在他看來,如何幫助其他生命從「苦」中解脫,是絕對關鍵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發願離開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 如果釋迦牟尼修道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話,那他在得解脫以後,就不會再費事去轉法輪了。 但他卻繼續留在世間,把「 道」傳播給其他人,而他的教誨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表層來看,追求開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 ﹕「我想要開悟;我想要解脫。」. 然而正確的理解是,開悟和解脫都無涉這個狹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義和關懷世界福祉為特徵的。 正因為如此,所有發心求證佛果的菩薩,都會在一開始就發下大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andy732051-3.blogspot.com
讀書心得-佛學筆記: 【聖嚴法師說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http://sandy732051-3.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html
12304;聖嚴法師說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問:有和尚問崇慧禪師:「達摩未到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 禪師答:「沒來之前的事暫且擱著,你自己的事怎麼樣了?」. 和尚不解,崇慧禪師又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12300;萬古長空」把時空拉得很長很大,. 12300;一朝風月」則把時空凝聚到眼前當下。 對修行人來說,不要管它萬古長空,只管一朝風月就可以了;. 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當下說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其實那位發問的人知道,處處都是佛法,佛法本來就是現成的,跟達摩來不來中國沒有關係。 但他這句話問得太遠了,跟當下沒有關係,可是他自己不清楚。 崇慧禪師答以「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是點明對方不管目前、現在、當下,卻想到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空間,完全不切實際。 一朝風月是萬古長空中的一點一段,但若無這一點一段,就沒有著力處。 若要體會萬古長空,必須從你自己認識起,你自己是什麼? 如果你現在是一朝風月,也就是說,你努力於現在,在心上用功,就不會想到要問這個問題。 Http:/ www.ddm.org.tw/ddm/zen/main.aspx?
sandy732051-3.blogspot.com
讀書心得-佛學筆記: 觀自在菩薩
http://sandy732051-3.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html
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 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 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 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 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 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 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自在是 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 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 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乾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 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 12301;,應要好好珍惜。
sandy732051-3.blogspot.com
讀書心得-佛學筆記: 三月 2010
http://sandy732051-3.blogspot.com/2010_03_01_archive.html
9670; 融會大、小乘修行系統,闡明念佛法門本具的觀照特質. 9670; 特別收錄:《阿彌陀經》講記. 修念佛法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願心,第三則是精進念佛行。 修行佛教任何一種法門首先都要強調「信」,因為有信心才有願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認為相信神就可以了,佛教說的信,是要相信佛、法、僧三寶,而且還要相信自己,不僅相信自己心外的諸佛是已成的佛,還要相信自己是未成的佛。 首先要相信釋迦牟尼佛以及他說的「法」,佛陀說的法相當多,每一種都絕對可靠,只要運用就會產生功能,目前我們在修念佛法門,當然要相信「念佛法門」。 阿彌陀佛念佛法門也是各大宗派共同的修行法門,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印度佛教有「空」、「有」兩派的大乘學派,「空」是講性空的龍樹菩薩,「有」則是講唯識的世親、無著菩薩,而這兩派大師都有關於阿彌陀佛法門的論著,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我們也要相信,有一個比我們現在愚癡凡夫所處的環境更好的地方,那就是佛國淨土;相信我們普通人只要照著佛法的知見和修行的方法去做,一定會比現在更好。在人間先修生淨土的因ᦁ...在人間,不管是哪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人...12300;願...
sandy732051-1.blogspot.com
福慧自在: 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4
http://sandy732051-1.blogspot.com/2010/01/4.html
12298;楞伽經》三身四智,. 慧海禪師解釋:「心湛然空寂,圓明不動,即大圓鏡智」. 善分別諸法相,而無分別想,見機說法,諸法圓融,自在無礙不以為功). 成就自利利他,圓明洞澈,眾生有感及有應,如圓鏡). 這是講轉識的次第,前五識、第八識是果地上轉,. 我們最著重的就是第六識、第七識,因為它是在因地上轉。 簡單的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練習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 如果大徹大悟、見性,沒有這些名詞,. 所以前五識、第六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 應身、報身、法身,就配合這個四智,. 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就是 化身、報身、法身. 12300;繁」是講染境雖然多、境緣非常複雜,. 三身同一性,四智同一心,權宜方便說,圓融本無礙,隨緣應物). 修證,沒有修證,無可修,無可證,本來就存在,起修統統叫作妄動,). 12300;守」就是執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真心英雄-成龍.周華健.李宗盛.黃耀明. Picasa Web Albums - sandy.
sandy732051-3.blogspot.com
讀書心得-佛學筆記: 一月 2012
http://sandy732051-3.blogspot.com/2012_01_01_archive.html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開悟無上正等正覺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 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 其得名由來是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 廣大圓滿.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因由是:當觀世音菩薩還在千光王靜住如來的佛土修行時,靜住如來特為他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聽完此咒後,即由初地證到第八地(不動地)。 於是發出誓願說:「如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的無邊世界。 觀世音菩薩曾在佛陀處發誓說:「如果諸人天誠心念我名者,亦應念本師阿彌陀如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如果諸人天誦持大悲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唵 (發願皈依). 室佛囉耶 (而達到自在圓融,...
sandy732051-1.blogspot.com
福慧自在: 六祖壇經-附矚品第十-1
http://sandy732051-1.blogspot.com/2010/01/1_28.html
時時刻刻不執著兩邊,"空.有,善.惡,是.非,美.醜,凡.聖). 相對法來去之間,互相因緣,互相比喻,已顯真理). 三科法門者, 陰、界、入. 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 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 含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 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 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 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 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 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真心英雄-成龍.周華健.李宗盛.黃耀明. Picasa Web Albums - sandy.
sandy732051-1.blogspot.com
福慧自在: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2
http://sandy732051-1.blogspot.com/2010/01/2_24.html
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 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 六祖說:「佛性如果是常,還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於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所以我說無常。」六祖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所謂「真常無常」,說的是這個道理。 12300;一切諸法若是無常,換言之,物物都有自性,容受生死,真常性就有不遍之處;所以我說常。我說常,正是佛說真無常的道理。 12300;常即無常,無常即常」。 第一章中,六祖曾經對印宗講:「佛法是不二之法,二就不是佛法。」. 常、無常是二,就不是佛法;常、無常不二,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12304;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六祖說:「世尊時常都為凡夫外道,這些人平素執著邪常,不是真常;. 二乘人(聲聞、緣覺)對於真常完全不了解,以為是無常;這樣就造成顛倒之見,. 所謂是八種顛倒:凡夫四種顛倒,小乘人四種顛倒。 12298;涅槃經》是了義的經典,無非是破除他們的偏見執著而已,. 真正安穩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