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08/01/2010 - 09/01/2010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_08_01_archive.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3)-黑鳶的故鄉、琉璃的經典. 入台24線原鄉門戶的排灣族三地門村與達來部落,在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師生的調查下,分別以三地門村的琉璃工藝特色,以及舊達來部落保留完整的生態,規劃「琉璃的經典、黑鳶的故鄉」遊程,希望串連阿禮部落成為完整的生態旅遊廊道。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2)-原鄉不棄,阿禮再起. 有著雲霧森林的美稱。(圖:包基成提供). 65279; 「原. 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打造母子臍帶相連的生命共同體,」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副召集人包基成,提出他對阿禮部落災後重建發展生態旅遊的期許。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1)-承祖先智慧,續永恆山林. 是一個發生在南台灣屏東山區裡,由省道台24線串起不同個人、不同族群與山林之間休戚與共的生命故事。 訂閱: 文章 (Atom).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3)-黑鳶的故鄉、琉璃的經典. 增設 新站CVChen.com 公告.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2)-原鄉不棄,阿禮再起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08/242.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2)-原鄉不棄,阿禮再起. 有著雲霧森林的美稱。(圖:包基成提供). 65279; 「原. 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打造母子臍帶相連的生命共同體,」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副召集人包基成,提出他對阿禮部落災後重建發展生態旅遊的期許。 12288; 阿禮部落是台24線上最早發展生態旅遊的部落。早在八八水災發生的前一年,阿禮部落即與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合作,規劃生態旅遊的行程,而包基成則是阿禮部落參與生態旅遊的核心人物之一,因為他不但是阿禮部落第六代的大頭目,扮演部落大家長的角色,他還維護著家鄉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頭目家屋,一座傳述魯凱族傳說與文化的石板屋。 65288;圖: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紅肉李是阿禮部落的特產,釀成紅肉李露,風味絕佳。 12288; 「平地永久屋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中繼屋』,原鄉才是永久的根,」包基成一邊解釋ʌ...12288; 他說,「重整復育圈」中...12288; 與包基成有類似看法的人...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台灣水梯田的生態文藝復興運動(2)---石梯坪、達魯岸、阿美長者的水田夢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10/2.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台灣水梯田的生態文藝復興運動(2)- -石梯坪、達魯岸、阿美長者的水田夢. 12288; 港. 口部落石梯坪,花蓮東海岸旁的阿美族聚落,位於台11線的63.5至65.5公里的路段,除了有著碧海藍天與一望無際的遼闊,還有海岸山脈腳下綿延不絕的綠水梯田。 12288; 達魯岸 Daluan ,阿美族語「田中的工寮」之意,是農家務農時儲藏農具、農作物與休憩的地方。但除了務農工作,達魯岸還有個浪漫的象徵。由於以前部落多為大家庭的生活,家庭成員同睡在一個大通舖,因此年輕夫妻白天一起下田工作,常常就會利用休息的時候,與一旁水梯田裡的萬物生態,迎著太平洋吹拂而來的溫柔海風,在達魯岸中彼此傳達愛意。 8593;達魯岸是農家儲藏農具、農作物與休憩的地方,也是部落的生命傳承之所。 8593;升火工作室的舒米,是推動石梯坪水梯田復興的重要人物之一。 8593;漂流木、水梯田與太平洋,是港口部落特有的阿美族農村景觀。 8593;供應石梯坪水梯田用水的水圳因年久失修,部落居民希望能重新復原。 12288; 可惜後來化學農...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台灣水梯田的生態文藝復興運動(1)---搶救消失的農村記憶與技藝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10/1.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12288; 「天. 烏烏,欲落雨,舉鋤頭,清水路,清著一尾鯽仔魚欲娶婦,龜擔燈,鱉打鼓,田蛜舉旗叫艱苦,毛蟹擔燈雙目吐,水蛙扛轎大腹肚,一碗圓仔湯予你補。」. 12288;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童謠「天烏烏」,描述傳統水田裡多元而活躍的動植物生態,與農人間密切的互動情形。農人辛勤務農看似打擾了昆蟲與小動物的生活,事實上牠們早已適應這種頻繁的人為擾動環境,成為水田生活的一份子,也成為童謠的內容而豐富了農村文化。 12288; 可惜隨著化學農藥的使用與灌溉溝渠的水泥化施作,農村童謠裡的生態主角逐漸退出水田舞台,成為記憶的一部分,再隨著農業發展萎縮,農村人口高齡化,水田逐漸陸化、荒蕪,甚至淪為違章工廠的場所,水圳也因為工廠與家庭廢水的排入而死氣沉沉。 12288; 「過去我們只把水田當成農業生產基地,卻忽略水田其實是人工濕地的一種,具有生態保育、人文與地景價值,」林務局保育組技正林華慶說道。 8593;隨著工業發展,水田陸化淪為違章工廠的基地,. 12288; 「水梯田的復育不但需要...65279;ʌ...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03/01/2010 - 04/01/2010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_03_01_archive.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不易發芽,因此瀕臨絕種。照片/林試所提供. 里山櫻花季正火熱上演,但除山櫻花屬於台灣原生種,其他如吉野櫻、普賢相等日本櫻花都是外來種,而原生的阿里山櫻花與霧社山櫻花等,因棲地受破壞,加以種子「愛睏」不易發芽,數量越來越少;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讓櫻花種子「洗三溫暖」,喚醒發芽,希望讓國人也能欣賞本土櫻花之美。 回大地,各地杜鵑花都忍不住綻開,不過一般人在公園、校園或馬路邊看到的杜鵑花都屬於外來種,台灣本土的野生杜鵑花反而因棲地受破壞而面臨絕種危機,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與林務局已展開台灣原生種杜鵑花的復育工作,在林務局所轄的森林遊樂區大規模種植台灣原生種杜鵑花。 是替被稱為「黑暗大陸」的非洲,點亮綠色奇蹟的幕後推手。 台灣西海岸的「紫金傳奇」- 竹南塭內社區. 訂閱: 文章 (Atom). 台灣西海岸的「紫金傳奇」- 竹南塭內社區. 許厝分校遷校,並不能解決當地的汙染問題。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16.8.23 ...當循環經濟概念應用在都市空間再生案例上,其特別的價值在哪裡...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07/01/2010 - 08/01/2010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_07_01_archive.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去,她曾是台南麻豆鄉下的貧農子弟,立志學習農業科技改善農民生活;如今,她已是風塵僕僕的保育學者,陪伴社區與部落找出生態與生產共榮的生活。陳美惠,這位打造台灣「社區林業」的創始推手,不但用她的專業獲得今年度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殊榮,更持續用她的熱忱與執著,搭起社區居民與政府機關的橋樑,共謀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之道。 社區報先聲與四個愛人的故事:記《美濃週刊》創辦人-黃森松. 8593;創辦台灣最早的社區報─《美濃週刊》創辦人黃森松,. 65279; 「除. 了愛妻之外,我這輩子還有三個情人。第一個是文學,第二個是歷史,第三個是新聞,她們全部與政大有關,」《美濃週刊》創辦人、同時也是政大歷史系與新聞所的系友黃森松,用生命中的摯愛,回憶起在政大的生命故事。 訂閱: 文章 (Atom). 社區報先聲與四個愛人的故事:記《美濃週刊》創辦人-黃森松. 當水岸再生遇上循環經濟-永續新星De Ceuvel(下). 再次確定,我不能離開山太久。 不是第一次,下山後坐在車上,...新聞整理人的話─^...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12/01/2010 - 01/01/2011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_12_01_archive.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董景生(右1)多年的行腳經歷,比如婆羅洲長屋伊班族的記憶,是他投入民族植物紀錄書寫的主因。(照片/董景生提供). 國內的出版界中,很少有一套書的內容在被商業市場認為冷門、小眾而缺乏發行意願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喚起行政機關、研究單位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關注,合作付梓。 在琳琅滿目的政府出版品當中,難得有一套作品能夠陸續入圍2006年政府優良出版品獎、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甚至百尺竿頭地於2010年再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最高殊榮。 訂閱: 文章 (Atom). 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轉眼間 四個多月的風風雨雨走過 又是農人們最期盼的稻穀黃熟季節到來! 今年雖然少了梅雨適時的滋潤 一波波的夏日午後雷陣雨 卻也總算解了乾涸田土的飢渴 但也因為雨勢陣陣 難以捉摸 後期的田水管理 顯得有些顧此失彼 但總算水稻爭氣 依舊穀粒飽滿 金黃亮眼! .繼續閱讀. 再次確定,我不能離開山太久...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董景生(右1)多年的行腳經歷,比如婆羅洲長屋伊班族的記憶,是他投入民族植物紀錄書寫的主因。(照片/董景生提供). 國內的出版界中,很少有一套書的內容在被商業市場認為冷門、小眾而缺乏發行意願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喚起行政機關、研究單位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關注,合作付梓。 在琳琅滿目的政府出版品當中,難得有一套作品能夠陸續入圍2006年政府優良出版品獎、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甚至百尺竿頭地於2010年再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最高殊榮。 12300;每次到部落進行民族植物利用調查,就是跟時間在賽跑,因為這些傳統智慧消失得很快,遠遠超過我們探索與記錄的速度,」董景生每談起從事民族植物學的研究時,都會不禁流露出些許地憂慮。 董景生與原住民部落結下不解之緣,始自廿多年前大學時代為了採集蘭嶼角鴞的叫聲,獨自在蘭嶼達悟族部落和族人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而這樣的態度也因此串聯起一些在個別部落研究或生活的夥伴,組成了高效率的調查出版團隊&...
how-story.blogspot.com
豪小子說故事: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3)-黑鳶的故鄉、琉璃的經典
http://how-story.blogspot.com/2010/08/243.html
那天,那山,那海,看是浩瀚; 這人,這事,這物,盡是執著; 豪小子與您分享小故事裡的大哉問.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3)-黑鳶的故鄉、琉璃的經典. 入台24線原鄉門戶的排灣族三地門村與達來部落,在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師生的調查下,分別以三地門村的琉璃工藝特色,以及舊達來部落保留完整的生態,規劃「琉璃的經典、黑鳶的故鄉」遊程,希望串連阿禮部落成為完整的生態旅遊廊道。 本身是排灣族的三地門鄉長許阿桃說,去年的八八風災過後,位處三地門鄉行政中心的三地門村雖然未受到災害,但是台24線三地門鄉路段沿線的大社村、德文村和達來村均有受損,再加上霧台鄉災情慘重,整條台24線的觀光旅遊變得蕭條。 規劃的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指出,三地門鄉和霧台鄉同列茂林國家風景區內,要上霧台參觀「雲霧山林」及魯凱族文化就必須經過三地門鄉,而三地門又是排灣族琉璃珠文化的大本營。「我們要串連台24線的景點,為災後的排灣族和魯凱族尋找永續發展的出路,」陳美惠說。 與陳美惠(右)討論推動生態旅遊的事宜。 原來的舊達來部落大約是在一百一十多年前,日本統治者為了管理方便而命令部落從深山中遷出,經過部...雖然舊部落交通不便而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