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活化廳之 師父贊

讀大学的時候,是一個email還未普及的年代。我所有論文都是手寫在原稿紙上的。那時中文打字這技術就像很多傳统的手藝,成為了部分學生的生計,我還記得我那份碩士論文也是幫襯這些個體戶的。畢業後當上小學老師,因要為小四常識科出試卷,買了第一塊手寫板,逃避了學習倉頡輸入法。早前,一位台灣朋友到訪我家,她笑我太太還用倉頡這古老的輸入法,是早代人的痕跡,而她大概已隨技術的發展換了好幾代的輸入法。我卻想,科技的發展把書寫中「心手合一」的過程改變了,書寫成為符號的選擇。而手寫板既是科技產品,也是一种科技發展洪流中對手藝的堅持的紀念碑。 科技發展對手藝的影響在不同範疇都可看到,創意書院同學為我們舉出了一個例子──人們把傳统的花牌手藝轉到banner shop的print out,當中喪失了多少花牌師父選取物料時的精緻性考慮。駐場藝術家黃乃忠會為大家介紹,如果數碼印刷將來真的取代傳統花牌,除了影響視覺文化外,我們也喪失了一種集合繪畫、書法、建築和雕塑紮作的創作形式。 活化廳最近成功地接通了無線和亞視,吸引了很多街坊觀看,這條天綫連接的不是大廈的天台,而是後巷盡頭的恒聲電視工程...活化廳的左鄰右舍雅芳瓷相舖也面對科技...

http://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WEBSITE DETAILS
SEO
PAGES
SIMILAR SITES

TRAFFIC RANK FOR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TODAY'S RATING

>1,000,000

TRAFFIC RANK - AVERAGE PER MONTH

BEST MONTH

July

AVERAGE PER DAY Of THE WEEK

HIGHEST TRAFFIC ON

Saturday

TRAFFIC BY CITY

CUSTOMER REVIEWS

Average Rating: 3.9 out of 5 with 15 reviews
5 star
7
4 star
4
3 star
2
2 star
0
1 star
2

Hey there! Start your review of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AVERAGE USER RATING

Write a Review

WEBSITE PREVIEW

Desktop Preview Tablet Preview Mobile Preview

LOAD TIME

0.1 seconds

FAVICON PREVIEW

  •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16x16

  •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32x32

  •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64x64

  •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128x128

CONTACTS AT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Login

TO VIEW CONTACTS

Remove Contacts

FOR PRIVACY ISSUES

CONTENT

SCORE

6.2

PAGE TITLE
活化廳之 師父贊 |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Reviews
<META>
DESCRIPTION
讀大学的時候,是一個email還未普及的年代。我所有論文都是手寫在原稿紙上的。那時中文打字這技術就像很多傳统的手藝,成為了部分學生的生計,我還記得我那份碩士論文也是幫襯這些個體戶的。畢業後當上小學老師,因要為小四常識科出試卷,買了第一塊手寫板,逃避了學習倉頡輸入法。早前,一位台灣朋友到訪我家,她笑我太太還用倉頡這古老的輸入法,是早代人的痕跡,而她大概已隨技術的發展換了好幾代的輸入法。我卻想,科技的發展把書寫中「心手合一」的過程改變了,書寫成為符號的選擇。而手寫板既是科技產品,也是一种科技發展洪流中對手藝的堅持的紀念碑。 科技發展對手藝的影響在不同範疇都可看到,創意書院同學為我們舉出了一個例子──人們把傳统的花牌手藝轉到banner shop的print out,當中喪失了多少花牌師父選取物料時的精緻性考慮。駐場藝術家黃乃忠會為大家介紹,如果數碼印刷將來真的取代傳統花牌,除了影響視覺文化外,我們也喪失了一種集合繪畫、書法、建築和雕塑紮作的創作形式。 活化廳最近成功地接通了無線和亞視,吸引了很多街坊觀看,這條天綫連接的不是大廈的天台,而是後巷盡頭的恒聲電視工程&#6...活化廳的左鄰右舍雅芳瓷相舖也面對科技...
<META>
KEYWORDS
1 活化廳之 師父贊
2 mastermind
3 是一個向工藝師們致敬的當代藝術社區展覽
4 一篇以手寫板書寫的展覧介紹
5 文 程展緯
6 維修電視
7 家居diy
8 沒有留言
9 標籤: 展覽介紹
10 較舊的文章
CONTENT
Page content here
KEYWORDS ON
PAGE
活化廳之 師父贊,mastermind,是一個向工藝師們致敬的當代藝術社區展覽,一篇以手寫板書寫的展覧介紹,文 程展緯,維修電視,家居diy,沒有留言,標籤: 展覽介紹,較舊的文章,主辦單位,展覽資料,活化廳 wooferten 主頁,師父贊 facebook,展覽介紹,展覽內容,延伸活動,徵集故事,社區工藝指南,參與店舖,新忠花店,永隆繡莊,炳記銅器,萬祥銀器獎杯,雅芳瓷相專業制作,梁永盛香庄,祥盛檀香公司,新東亞理髮公司,金興招牌廣告公司,郭記木器雕刻,技術提供
SERVER
GSE
CONTENT-TYPE
utf-8
GOOGLE PREVIEW

活化廳之 師父贊 |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Reviews

https://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讀大学的時候,是一個email還未普及的年代。我所有論文都是手寫在原稿紙上的。那時中文打字這技術就像很多傳统的手藝,成為了部分學生的生計,我還記得我那份碩士論文也是幫襯這些個體戶的。畢業後當上小學老師,因要為小四常識科出試卷,買了第一塊手寫板,逃避了學習倉頡輸入法。早前,一位台灣朋友到訪我家,她笑我太太還用倉頡這古老的輸入法,是早代人的痕跡,而她大概已隨技術的發展換了好幾代的輸入法。我卻想,科技的發展把書寫中「心手合一」的過程改變了,書寫成為符號的選擇。而手寫板既是科技產品,也是一种科技發展洪流中對手藝的堅持的紀念碑。 科技發展對手藝的影響在不同範疇都可看到,創意書院同學為我們舉出了一個例子──人們把傳统的花牌手藝轉到banner shop的print out,當中喪失了多少花牌師父選取物料時的精緻性考慮。駐場藝術家黃乃忠會為大家介紹,如果數碼印刷將來真的取代傳統花牌,除了影響視覺文化外,我們也喪失了一種集合繪畫、書法、建築和雕塑紮作的創作形式。 活化廳最近成功地接通了無線和亞視,吸引了很多街坊觀看,這條天綫連接的不是大廈的天台,而是後巷盡頭的恒聲電視工程&#6...活化廳的左鄰右舍雅芳瓷相舖也面對科技...

INTERNAL PAGES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1

活化廳之 師父贊: 一篇以手寫板書寫的展覧介紹

http://www.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11.html

讀大学的時候,是一個email還未普及的年代。我所有論文都是手寫在原稿紙上的。那時中文打字這技術就像很多傳统的手藝,成為了部分學生的生計,我還記得我那份碩士論文也是幫襯這些個體戶的。畢業後當上小學老師,因要為小四常識科出試卷,買了第一塊手寫板,逃避了學習倉頡輸入法。早前,一位台灣朋友到訪我家,她笑我太太還用倉頡這古老的輸入法,是早代人的痕跡,而她大概已隨技術的發展換了好幾代的輸入法。我卻想,科技的發展把書寫中「心手合一」的過程改變了,書寫成為符號的選擇。而手寫板既是科技產品,也是一种科技發展洪流中對手藝的堅持的紀念碑。 科技發展對手藝的影響在不同範疇都可看到,創意書院同學為我們舉出了一個例子──人們把傳统的花牌手藝轉到banner shop的print out,當中喪失了多少花牌師父選取物料時的精緻性考慮。駐場藝術家黃乃忠會為大家介紹,如果數碼印刷將來真的取代傳統花牌,除了影響視覺文化外,我們也喪失了一種集合繪畫、書法、建築和雕塑紮作的創作形式。 活化廳最近成功地接通了無線和亞視,吸引了很多街坊觀看,這條天綫連接的不是大廈的天台,而是後巷盡頭的恒聲電視工程&#6...活化廳的左鄰右舍雅芳瓷相舖也面對科技...

2

活化廳之 師父贊: 新聞稿

http://www.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9166.html

12298; 師父贊 》. 請容我用手寫板為你介紹一個由活化廳最新推出的展覽《師父贊》,手寫的原因除了表示我們的誠意(以誠意掩飾中年漢不懂打中文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是次展覽主題強調手藝的重要性。 當代藝術的發展開放了藝術創作中使用工藝的可能,但傳統的工藝,還有其技術基礎上發展出的精緻性,令其保持獨特的地位。另外傳統工藝在上海街亦更貼近民生,是不少人謀生的工具,為上海街的人文風景建構出不同的質感。 12300;師父贊」就是一個向工藝師們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致敬的展覽,此展覽將邀請社區內不同的民間工藝師父(技藝範疇包括:瓷相、招牌、伴菜、打銅、紙紮、刺繡、摺紙、維修电視……)展出他們的新作或珍藏。著名藝術家陳育強曾說過&#6530...註:活化廳同場並有「每人的工作都有靈魂:香港職人系列! 12301;的江康泉、羅文樂圖文單張及上海街社區手工藝指南派發。手寫板任玩). 12300;你肯學 我敢教」工作坊. 程展緯:獨立...

UPGRADE TO PREMIUM TO VIEW 0 MORE

TOTAL PAGES IN THIS WEBSITE

2

OTHER SITES

woofertenlendartloan.blogspot.com woofertenlendartloan.blogspot.com

活化廳 出得廳堂 活化藝術品外借計劃

12288; 小記   /. 12288; 計劃內容  /. 12288; 訪問  /. 12288; 配套活動  /. 12288;展覽現場   /. 標籤:  展覽現場   /. 訂閱: 文章 (Atom). 藝術品外借計劃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Simple範本. 由 Blogger.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woofertenmastermind.blogspot.com

活化廳之 師父贊

讀大学的時候,是一個email還未普及的年代。我所有論文都是手寫在原稿紙上的。那時中文打字這技術就像很多傳统的手藝,成為了部分學生的生計,我還記得我那份碩士論文也是幫襯這些個體戶的。畢業後當上小學老師,因要為小四常識科出試卷,買了第一塊手寫板,逃避了學習倉頡輸入法。早前,一位台灣朋友到訪我家,她笑我太太還用倉頡這古老的輸入法,是早代人的痕跡,而她大概已隨技術的發展換了好幾代的輸入法。我卻想,科技的發展把書寫中「心手合一」的過程改變了,書寫成為符號的選擇。而手寫板既是科技產品,也是一种科技發展洪流中對手藝的堅持的紀念碑。 科技發展對手藝的影響在不同範疇都可看到,創意書院同學為我們舉出了一個例子──人們把傳统的花牌手藝轉到banner shop的print out,當中喪失了多少花牌師父選取物料時的精緻性考慮。駐場藝術家黃乃忠會為大家介紹,如果數碼印刷將來真的取代傳統花牌,除了影響視覺文化外,我們也喪失了一種集合繪畫、書法、建築和雕塑紮作的創作形式。 活化廳最近成功地接通了無線和亞視,吸引了很多街坊觀看,這條天綫連接的不是大廈的天台,而是後巷盡頭的恒聲電視工程&#6...活化廳的左鄰右舍雅芳瓷相舖也面對科技...

woofertenmonthlyjetso.blogspot.com woofertenmonthlyjetso.blogspot.com

+每月益街坊 monthly jetso

街坊們,暑假即將結束,喺時候到活化廳落Order,以. 解渴的水果- -西瓜,送走這個炎夏。 65292;名額有限,大家咪走'瓜'! 食過西瓜後,千萬別棄掉瓜皮!帶回來活化廳,讓活化廳的. 地點: 榮記生果舖 ,碧街與上海街交界. 地點: 肥姐生果舖 ,廣東道近豉油街排鐺. 張貼者: 「活化廳」. 炎夏將至,今年踏入九十歲的黃伯決意”駕”車親臨上海街,與街坊們分享『自家製』的抽獎遊戲,風雨不改。當中獎品包括有”牛奶樂’冰條、冰淇淋和兒時小吃等。黃伯亦希望透過是此抽獎活動與油麻地的街坊們有著多一點接觸,一同閒談生活。 街坊們!來吧!是時候上街踫踫運氣,跟雪糕車伯伯擦出火花! 查詢:info.wooferten@gmail.com 或 3485 6499. 張貼者: 「活化廳」. 密封容器,並需要保溫(如用棉被包裹). 密封,待一個月後可飲用(越久越醇). 張貼者: 「活化廳」. 春天是生氣勃勃的播種季節,活化廳今月送出100盆青春活潑小盆栽,歡迎街坊帶佢地返屋企為生活添姿采。 張貼者: 「活化廳」. 張貼者: 「活化廳」. 訂閱: 文章 (Atom). 主頁 / / / HOME.

woofertennews.blogspot.com woofertennews.blogspot.com

+Archive

共感藝術、共感社會 —— 熱眼旁觀的在地深耕:從「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展談起. 轉載:http:/ www.aicahk.org/chi/reviews.asp? 65123;﹣﹣. 共感藝術、共感社會 —— 熱眼旁觀的在地深耕:從「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展談起. At 11:04am on 27th December 2014. 1 位於油麻地區的活化廳﹝外牆﹞,©黃小燕,2012。 2《新春糊士托‧菜園滾滾來》廢墟藝術節,©謝柏齊,2011。 3 街坊在香港故事館前街道上慶賀中秋,©謝柏齊,2014。 4 藝術家曾德平﹝右二﹞策畫的騎劫時代廣場的藝術行動,他與友人穿起圍裙,準備在廣場上邊慢行邊讀書,2008,圖片提供: Ger Choi。 5 梁以瑚的作品,《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 6〈活化廳文獻展銷場〉,《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 12300;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由台灣藝術家吳瑪悧策展、香港藝術家梁美萍與策展人張晴文...策展人所指的「與社會交往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