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十一月 2010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10_11_01_archive.html
風度樓的鐘聲忽然敲響了。這是這幾個月來的第一次。人客們在這些聽來並不十分緊張而且有點舒徐柔揚之感的鐘音迥蕩,神色陡然的變得倉皇,把剛碰到唇邊的杯子漫無規則地丟在桌上,站起來便跑了出了「粵北樓」,隨著馬路上的人流逐到莆田壩去。我走得慢一點,並不是由於勇敢,而是因爲我一向習慣吃茶的時候,把足下的布底鞋脫掉,走起身來需要一些時間,我走出大門,怕是最後的一個了。但是跟在我後邊的還有另外一個人,鞋底的鐵甲打著地下的清脆的聲音,我不能不回頭望過去;這是一位年輕的軍官,穿得那麽整潔,衣服料子的上乘,使我毫不假思索的認定:這一位年輕的中將,他比我走的更遲! 緊急警報響了,這一回的鐘聲就如驟雨般疾泄下來。完全沒有剛才的那些舒徐柔揚。防空員拿著放聲筒不停的喊著,「飛機十八架大坑口開機聲!」我就只好加速了步伐,走過浮橋,踏上黃田壩的小山。可是這一批飛機並沒有來。就在大坑口方面打了轉,向別的地方去了。警報解除的時候,我懶懶散散的走回到...12300;是的。此地有名漂亮的哪!」. 12300;就是那一位。在公路上,給電油燒死的啊!……」. 12300;這應該說,上帝太妒忌他了!」. 我首先曉得他的職位就是汽車排長。...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十月 2011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11_10_01_archive.html
中國的世界語者服務於抗戰,幾乎是以一種先驅者的姿態而出現的。首先,遠在「七七」以前,——不,遠在「九一八」事件發生之後,中國世界語者便唱出了一個作為今後工作鹄的的口號「為中國的自由平等而用世界語!」六七年來,中國世界語者就在這口號的號召之下,利用着這新興而合理的國際語言,從事於反侵略宣傳,鼓吹抗戰,爭取國際友人的同情,都曾有過相當的功勞。「中國怒吼了!」就是當時一種在國際上享有廣大讀者愛戴的刊物。抗戰發生以後,中國世界語者的活躍,更不必說了。而在國際宣傳的效果來說,也並不見得比其他的文字來的失色。單說我們所製造的一種「中國人民之友」的徽章,...我們不要蔑視這「二千」兩個字!這兩個字是無可知的龐大數目的基礎。沒一個世界語者都必然懷有正義、和平、熱情的美德,對於我們這個也是為了正義和平而抗戰的熱情的民族,他們必然是我們的友人,我們的很好的義務宣傳員! 以下舉出一些事實來:(就近以《東方呼聲》作例子). 一、雜誌的發行網非常廣大,有三十二個國家的訂戶;. 二、從而,在這三十二個國家裡的無數讀者裡邊,有五十四個自願投效作為雜誌的工作者。 訂閱: 文章 (Atom).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六月 2009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09_06_01_archive.html
劉火子在1981年底,寫信給香港一位研究香港早期新文學的學者說:「1936-1941這個時期,香港文壇的確經歷著它從來沒有過的最輝煌的年代。可惜長時期以來卻很少有人提起過它,這是不公平的。當今既然有人對地區性文藝,例如對被稱為文化城的桂林,對被稱為孤島的上海都進行研究,那麼對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文藝的研究就不應有所例外。」劉火子親歷了這輝煌年代。 我是劉火子長女,幾年前整理父母遺物時,發現父親一些零散的舊作品,結合香港學者前輩們已經收集整理的資料,我從香港、廣州、北京、上海多家圖書館搜尋三四十年代劉火子發表的原作及覆實出處,父親在香港新文學運動中的文學創作,文藝團體組織,文藝活動發起等方面的資料逐漸完整和清晰。 劉火子,1911年8月出生於香港,1990年11月卒於上海。原名劉培燊,根據他本人的履歷表所寫,除劉火子外,另有筆名劉寧、劉朗、劉良月等。(目前的資料中,未發現使用後兩個筆名的任何作品,有待日後努力). 為了方便分析,劉火子文學創作歷程按他生活的地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1934年,劉火子發表在《南華日報》上的〈論「現代{...據劉火子自己回憶,在這之前一年的1933年上半年&...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十二月 2011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11_12_01_archive.html
20世紀60年代初,我進《文匯報》當記者,劉火子是副總編輯,分管夜班編輯工作,長年做夜班。我們當記者的寫了稿子,交給部門編輯,編輯修改後排字,然後交給部主任,由部主任簽字發往夜班編輯部。因此,除了開會,我很少有機會和身為副總編輯的劉火子見面。但對他的印象還是有的:高大的身材,夏天穿紡綢短袖衫,冬天穿中裝棉襖,圍著很長的手編羊毛圍巾,衣服都是很寬鬆的。我偶爾也去夜班編輯部探頭探腦,只見劉火子坐在皮的轉椅上,銜著煙斗,面前兩排相向而坐的編輯,手握紅色毛筆,在埋頭編著版面。中國研製的返回式遙感衛星首次成功返回地球,劉火子寫了一首詩,記得其中有一句「輕輕地軟著陸」,深得大...1957年,毛澤東當著徐鑄成的面表揚《文匯報》說:「你們《文匯報》實在辦得好,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真是應有盡有。編排十分出色。我每天下午起身,必先看《文匯報》,然後看《人民日報》ᦁ...12300;彩色版」是《文匯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還是在追求擺脫蘇聯的辦報模式及新聞中的教條主義,冀望有所突破。「彩色版」所涉及的內容...從進文匯報社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四五年的時間里,我和劉火...我們印象裏的父親,是個...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九月 2009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09_09_01_archive.html
我在文匯報工作的時間不久。比半年多不得太多。大約是從五○年七、八月間開始,到五一年三月初離開的。開國前我從香港回到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文代會,開國後為什麼又到了香港,為什麼進了文匯報,這些事都與本文無涉,且不談它。我在報館是「總主筆」名義,每天寫幾段極短的「編者的話」,其實我並不是編者。真正的編者應該是當時的總編輯劉火子及別的編輯。那時正是抗美援朝,美軍在朝鮮打得大敗,侵朝主將麥克阿瑟被撤換為李奇微的時候。那時「編者的話」幾乎每天都是諷刺美軍的敗績,美國輿論界關於侵朝言論的矛盾可笑之類。幾個月下來這些小之又小的文章,居然也有不少的字數經過改改編編,拼拼湊湊,湊出了一本五、六萬字的...刊於香港《文匯報》(1978.09.05). Http:/ sp.wenweipo.com/wwp60/4.php. 訂閱: 文章 (Atom). 萊蒙托夫詩兩首——先知者、安琪兒. 本作品係採用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香港 授權條款. 劉火子文存 簡單主題. 技術提供: Blogger.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十二月 2015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15_12_01_archive.html
儘管「皇軍」怎樣的誇大狂,顛倒是非,或者輸了不認帳,這回終竟啞口無言了!它可以把平型關、台兒莊……一切的敗績自欺欺人地說成是勝利,但1939 年除夕之夜在桂南昆侖關的一次潰敗,卻是無法塗改顛倒了!是的,自從攻略南寧之後,「皇軍」一直滿以為可以順利地向北推進,想不到到了昆侖關就遭遇到了我們有力部隊的進擊,一直到全軍的敗退。這中間東京的、漢口的廣播台,始終不敢隻字提及「皇軍」在桂南的這一個可憐的遭遇! 這次我從前線視察回來,興奮之餘,僅把「皇軍」的可憐相、我們的威武記在後面,告訴讀者。 這一次進窺桂南的「皇軍」,主要是第五師團,它與第一、第六、第九師團被稱為日本最精銳的四個部隊。尤以第五師團被視為特別厲害。過去所謂坂垣師團即是。坂垣征四郎晉升為陸軍大臣之後,師團長便由現任的那位今川均接充。這師團因為從在那個被稱為「關東軍三羽鳥」的主腦板垣所訓練下,一向就配備很好,同時也以此擔負起橫衝直撞的侵華主要任務...昆侖關到處都是山地。從思隴起,透過昆侖關一直到九塘、八塘,沿途都是四五百公尺的高地,中間只有一條迤迂的隘路。昆侖關是一條...光是打昆侖關這一個關口,倒不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難...12300;皇軍...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一月 2012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12_01_01_archive.html
12300;爸爸再會,早點回來,回來幫我蓋被頭!」這首我們家自創的上海話童謠,曾是我們姐弟四人兒時每天齊聲朗讀的「必修課」:每天晚餐後,我們的父親劉火子,離家到位於外灘的文匯報社上夜班去,這是我們和爸爸的道別詞。爸爸將會在第二天凌晨6點左右回家,順手為還在睡夢中的我們一一掖好踢開的被子。 新中國成立後,父親離開了香港《文匯報》總編輯的職位,來到上海《文匯報》工作,擔任主管版面的副總編輯,長年值夜班。每天後半夜,父親審完報紙大樣,眼看著印刷機嘩嘩轉動、吐出報紙後才回家。他的生活規律和別人家的父親相反——早上,我們去上學,媽媽去上班,他才到家睡覺;下午,我們放學回家,他才剛起床。 12300;爸爸再會」的童謠,在60年代後期的某一天戛然而止,父親被扣上「反動文人」的罪名,為新聞長年上夜班的工作就此中止。他被「靠邊」下放勞動,先是到印刷車間去搬運新聞紙,那是非常沉重的體力活,一卷新聞紙直徑近乎人高,得幾個人推著滾向印刷機ʍ...1990年,父親去世。1997年,母親也辭世了,我們才開始整理父親留下的詩稿和文章。其中有一封父親回複香港...小思老師的文章讓我開了竅。由於戰爭的緣故ʌ...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二月 2009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09_02_01_archive.html
劉火子(1911-1990)是少數能夠被中國主流文化界認同的香港詩人、報人和世界語(Esperanto)專家,他曾任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及上海《文匯報》副總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分社副總編輯,《中國百科年鑑》創始人,主編。他首創了改革中國報紙橫向排版的「八欄編排法」及創編了新中國第一本綜合性年鑒--《中國大百科年鑒》。 劉火子在1981年寫給盧瑋鑾(小思)女士的信中曾說過:「1936至1941年這個時期,香港文壇的確經歷著它從來沒有過的最光輝的年代,可惜長時間以來卻很少有人提起過它,這是不公平的。當今既然有人對地區性文藝,例如對被稱為文化城的桂林,對被稱為孤島的上海進行研究,那麼對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文藝的研究就不應有所例外」。 本博客為保存史料而開設,含劉火子的詩稿、文獻、照片、研究及動向,為研究香港文學提供最真實可靠的材料。同時由於年代久遠,很多資料散失,也希望有心人提供相關的資料。 主要的原因是方便這些資料能夠更為方便地被查找,也因為博客是免費的,可以長期保存,更新也比較容易。 訂閱: 文章 (Atom). 萊蒙托夫詩兩首——先知者、安琪兒.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四月 2009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09_04_01_archive.html
劉火子和金端苓於1948年7月在香港六國飯店舉行婚禮,出席婚禮的文化名人約有70人,沈鈞儒為主婚人。茅盾夫婦、郭沫若夫婦到場祝賀。 郭沫若和愛人于立群,在婚禮上即席作誦《金火合唱》。 左起:于立群、郭沫若。 站立者為主婚人沈鈞儒,左起:茅盾、沈鈞儒、金端苓、劉火子。 祝酒儀式,左起:茅盾、金端苓、劉火子。 注:六國飯店/六國酒店(Luk Kwok Hotel)位於灣仔告士打道,1933年開幕,1980年在原址重建。 作者:宋慶齡(署名為孫逸仙夫人). 訂閱: 文章 (Atom). 萊蒙托夫詩兩首——先知者、安琪兒. 本作品係採用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香港 授權條款. 劉火子文存 簡單主題. 技術提供: Blogger.
liuhuozi1911.blogspot.com
劉火子文存: 二月 2011
http://liuhuozi1911.blogspot.com/2011_02_01_archive.html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躲避日本侵華戰火的北方文人紛紛南下,掀起香港新文學的一場盛宴。香港本土文學青年劉火子,在北方文人主導的香港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與北方文人融合成一片,親身參與這場文學盛宴的製作,取得不菲的成果。 此書收錄了劉火子46 首具代表性的詩歌,以及翔實細緻的創作經歷,反映當時香港進步青年在國難當頭時的所思所想所為。並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黃康顯教授、香港教育學院陳智德及許定銘先生撰文導讀,分析劉火子詩歌顯著的個人特點,對了解香港文學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65288;天地圖書出版,定價港幣70 元). 香港《明報》,文化人間,2011年2月11日. 訂閱: 文章 (Atom). 萊蒙托夫詩兩首——先知者、安琪兒. 本作品係採用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香港 授權條款. 劉火子文存 簡單主題. 技術提供: Blogger.